陕煤集团: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践行者

时间:2020年05月11日 作者:李华 信息来源:陕煤集团网站 点击: 字体: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整个世界的节奏,也让2020年的开端成为全世界人民最难忘的记忆。铁肩担义,共克时艰,在此过程中,一大批国有企业充分发挥了抗疫“突击队”经济“稳定器”作用,和全国人民一起,用点滴行动筑成了新的长城。

在陕西煤业化工集团,自疫情爆发以来,复产保供成为了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公司所属的蒲城清洁能源化工公司聚丙烯装置现场,聚丙烯装置已切转至防疫物资原材料的生产。截至目前,已发出用于制作口罩熔喷无纺布的基础料HP500N 55737.84吨,发出用于制作做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的纺粘无纺布原料HP552R 20766吨,发出用于制作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的无纺布HP462S 2868吨。无独有偶,在接到次氯酸钠(消毒液原料)吃紧的消息后,集团所属北元化工公司立即组织扩展次氯酸钠产能,迅速向社会捐赠次氯酸钠消毒液折合共计101380吨。

煤化工能够制造无纺布?消毒液?

如果能够进一步深入了解,人们会发现,不光是无纺布,以煤为基的化工产业链,可以制出烯烃、芳烃、乙二醇、聚酯、聚碳、橡胶,进而造出汽车、纺织、建筑材料……甚至在陕煤集团,煤可以制成油,润滑油、变压器油、航空用油……

让煤炭从燃料变成原料

煤炭是什么?燃料还是原料?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从“石涅”一词最早出现在《山海经—石经》算起至今,煤炭在中国作为燃料至少烧了2000余年。在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仍将是稳定供应最有保障、成本最可接受的优势能源矿产。作为基础能源,煤炭在国民经济一次能源的利用中占到60%以上,地位不可谓不重,而然高能耗、高污染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早已是共识。煤炭突破自我,实现蝶变,就不能再像过去一样简单地一烧了之,效率低下不说还造成污染,如何实现开发过程的绿色、安全、高效,消费利用过程的清洁化、低碳化才是王道。

“要顺应煤炭由‘单一燃料向燃料和原料并重’的发展趋势,深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转化产业,按照“需求引领,创新驱动、多链耦合、优化提升,高端转型、错位发展”的发展战略,走高端化、基地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道路。”陕煤集团董事长杨照乾一语中的。

在陕煤集团神木煤化工产业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了“块煤(粉煤)—兰炭(粉焦)—煤气(煤矸石)发电—电石—热力—煤焦油深加工--燃料油—精细化工产品”为一体的特色循环经济产业链,年转化煤炭资源2000万吨,形成了年产兰炭635万吨、年处理煤焦油116万吨、生产燃料油83万吨、电石70万吨、石灰50万吨以及发电装机475MW的综合生产能力。公司以发展高端煤化工为主线,利用陕煤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分质高效利用技术,实现了煤炭资源零污染零排放的“吃干榨尽”。错位石油化工技术路线,2.2万吨酚类产品、12万吨碳材料、50万吨环烷基油项目将于2020年建成投产,这些项目充分发挥煤炭自身优势,产品品质较石油化工全面占优,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煤炭在中国能源食物链上的地位。

在与神木煤化工公司仅有一墙之隔的北元化工集团,依托陕北地区得天独厚的煤盐资源优势(包括神木煤化工公司的电石产品),目前已经形成了具有110万吨/年聚氯乙烯、88万吨/年离子膜烧碱、4×125MW发电、220万吨/年新型干法工业废渣水泥、50万吨/年电石的生产能力。每年可转化原盐135万吨,转化原煤800万吨,带动当地化工、建材、运输、服务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目前,陕煤集团已经形成了“内部高度关联,园区相互依存”的化工产业集群。2019年,全集团共生产化工产品产量1770万吨,实现产值417亿。每年转化煤炭约3000万吨。正在煤炭从燃料到原料的蝶变中,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转型升级之路。

让科技成为核心竞争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传统煤化工产业要突破重围,获得新生,科技加持必不可少。

近年来,陕煤集团围绕“资金、平台、人才、技术、机制”五大核心要素,已经形成了政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决策层、管理层、研发层与应用层定位清晰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了以集团营业收入3%科研投入为依托、1亿元/年科技专项资金为引导、100亿元的转型创新基金为支撑、2.8亿元的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基金和3亿元的政府支持资金为补充的科研资金保障机制。

按照走煤炭绿色安全高效开采与分质清洁高效转化之路的既定思路,集团先后搭建了煤炭绿色安全高效开采国家地方联合共建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煤制化学品国家地方联合共建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科研平台,组建了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上海陕煤高新技术研究院、陕西煤化工技术工程中心、上海胜帮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技术研发机构。设立了陕煤化陕北乾元煤化工公司、神木天元化工公司、神木富油科技能源公司等三个试验示范基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

目前,陕煤集团在煤化工领域已经完成了大型工业化低阶粉煤回转热解成套技术开发与应用、中低温煤焦油全馏分加氢多产中间馏分油(FTH)成套工业化技术、低阶粉煤气固热载体双循环快速热解技术(SM—SP)和蓄热式富煤气热载体热解技术(SM—GF)、低阶粉煤回转热解制取无烟煤等工艺技术的开发和鉴定工作,为煤炭分质利用发展奠定了基础,依托蒲城清洁能源68万吨MTO二代项目,完成了MTO多产乙烯新型催化剂、甲醇制丁烯联产丙烯、高性能PP\PE、PVC合金等技术均已完成技术开发,为聚烯烃、PVC产品的差异化、高端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三年来,陕煤集团共实施重点科研项目608项,完成科技投入150多亿元;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项5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项49项);获权专利1102件。大量科技成果的就地转化,大批新型产业的蓬勃兴起,延伸了产业链和价值链,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安全效益和生态效益,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未来,陕煤集团将按照“错位西安研究院目前所涉及领域”和“以技术为先导创造全新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基本原则,进一步吸纳集成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现代科技,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不断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并主动融入陕西省汽车、航天航空、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实现全产业链畅通协调发展,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陕西考察时,用掷地有声的话语,廓清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为加快复工复产、发展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努力方向,亦为正在爬坡过坎的实体经济,注入了强劲的信心和动力。

说回到煤化工行业,其实煤炭不是污染物,如何开发使用才考验着从业者的担当和智慧。尤其陕煤集团在陕北地区的煤炭,多属低硫、低磷、低灰、中高发热量,是优质的动力煤和化工用煤。以目前该集团在陕北地区1亿吨的产能粗略估算,未来将有一半以上的煤炭资源被就地转化,变成油、变成气,变成汽车、纺织、建筑材料,变成我们不曾想象,却又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产品……在高碳产业、低碳发展的战略引领下,在从燃料到原料的裂变过程中,让这块小小的煤炭焕发出更多可能。

目前,陕煤集团已经建成了蒲城清洁能源70万吨聚烯烃项目、天元660万吨粉煤热解示范项目(一期)、50万吨国富炉示范项目。在建的还有渭化集团30万吨乙二醇项目、富油50万吨/年煤焦油全馏分加氢制环烷基油项目。依托榆林化学公司,正在陕北地区建设以乙二醇-烯烃-芳烃-聚烯烃-聚苯乙烯-聚酯-聚碳-橡胶-聚丙酸洗和航空煤油等产品为核心,1500万吨榆林大型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煤化工综合产业园项目,该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2平方千米,计划投资1022亿元,建成后将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煤化工产业园。具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在产品方案上打通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的瓶颈,从而实现了煤化工与石油化工的融合,由常规的大宗原料向材料进一步转化;“基础+高端”,实现大宗原料和高端材料的兼顾。所谓“基础”,主要是充分发挥煤炭资源成本优势,为下游提供低成本大宗基础原材料,吸引下游产业聚集;所谓“高端”,主要是以市场为先导,引进先进技术,适度延伸产业链,有选择性地进入高端精细化工产品生产领域。要通过发展煤基新材料,聚焦汽车材料,建筑装饰材料和纺织材料三大领域,年转化煤炭2000万吨,带动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在此三大领域形成全球竞争优势。这也是陕煤集团作为省属特大型企业,为陕西省聚集优势产业,助力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向高端化、精细化发展而精心谋划的煤基新材料项目。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我国是靠实体经济发展起来的,也必将依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展望十四五,陕煤集团将高质量建成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煤化工项目,加快产业煤炭原料向下游高端新材料延伸,成为现代化工产业园区规划建设者和管理者;打造纵向成链、横向耦合、协同发展的化工产业新格局、发展新模式,在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利用和产品价值的提升的征程上谱写新篇章。(李华)


上一篇:陕煤集团召开抗击疫情复工复产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暨文明单位劳动模范陕煤工匠表彰大会
下一篇:陕煤集团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专题学习班结业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