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风采
首页 » 员工园地 » 员工风采
选煤公司机加中心刘虎:平凡岗位的“进阶之路”
发布时间:2024-09-30     作者:肖倩倩       来源:选煤公司      分享到:

在新型能源公司第三届职工技能比武大赛决赛现场,一名钳工正娴熟地更换电机轴承,认真测量轴向间隙。快、准、稳的操作,赢得了在场评委的一致认可,他就是选煤公司机加中心机修班长刘虎,也是此次技能比武大赛钳工比赛一等奖获得者。

从扎根煤海的机修工到如今的班组管理者,从19岁进入社会的职场“小白”到过关斩将、一举夺魁的技术能手,上百台设备的“手术”是他勤劳敬业的见证;“精一 懂二 会三”的培训心得成为他带徒“法宝”;巧手妙招创新的多项实用工具,助力中心生产效率显著提升……在看似平凡的小小“舞台”上,刘虎不断演绎着精彩的“进阶人生”。

学海“勤”做舟,练就硬本领

图片6.png

“我平时维修就是干这些,熟能生巧,再加上理论下了些功夫,结合工作实际进行理解记忆,比赛时自然就游刃有余了。”当同事向他问起本次比赛的获奖心得时,刘虎谦虚地说道。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钳工讲究的是卡尺不离手,发丝定分毫,行里行外都是熟能生巧的功夫。从事机修工作十余年来,刘虎靠着勤于钻研,独立思考的韧劲与日积月累的坚持,积极探索机械根本的原理特性,实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跨越。面对百余台选煤设备已完全学懂弄通,达到了“械”心通明的“境界”,工作起来得心应手。

如今的刘虎,成了选煤公司机加中心机械加工与维修方面一专多能的“六边形战士”。车间的绝大多数岗位,车床、电焊、维修、钻铣等,大多数同事会两种就很难得,而刘虎几乎样样会、样样精。“全能型”的他,总是冲锋在解决问题的最前线,根据设备特点准确快速判断出核心问题,从拆卸、清洗、检测、判断故障、维修到安装完成一气呵成,成为名副其实的技术能手。

争当“领头雁”,创新解难题

图片7.png

从初窥门径到融会贯通,刘虎用十年时间走稳了技术提升之路。现在他将“创新”作为进阶突破的着力点,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以技术创新助力生产效率换挡提速。

2019年,选煤公司初步探索选煤机械加工与维修的新路子。在筛板试制阶段,从下料到最后成品总共24道工序,刘虎每一步都会过一遍手,找出最便捷的加工方法,然后对流程持续进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直至现在形成的流水线加工模式。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筛篮试制阶段,筛片的下料切割成了最耗时费力的步骤。一个筛篮的6个筛片从下料到打磨,需要3个人花费1天时间才能完成。面对效率低下的问题,他发挥巧思创意,制作出了下料打磨一体式切割机,投入使用后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只需1个人2个小时便可以完成所有筛片的切割打磨,加工精度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筛板矫正工序中,他从最初的手压千斤矫正机,逐步改进到脚踏液压矫正机……像这样节省人力、提高效率的创新案例还有很多,刘虎也成了大家公认的创新“领头雁”。

热爱注指尖,匠心绘蓝图

图片8.png

刘虎对琢磨机械有着天生的热爱,遇到“疑难杂症”总要“把脉开方”,直到问题彻底解决。“我就爱啃硬骨头。”这是他时常挂在口头的话。为了能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他利用业余时间,翻阅大量技术手册,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看到同事的技能长处时,他会虚心请教、消化吸收,将“精华”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同时,他还不断寻求管理中的“最优解”,充分激发班组成员的积极性,带领大家一起成长、进步。同事有了疑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虎哥”,憨厚朴实的他,总是第一时间热心提供帮助。时间一长,他逐渐总结出了“精一 懂二 会三”的职工技能培养心得,根据岗位和人员特点,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对基础薄弱的同事“开小灶”重点培养,充分发挥技术能手模范带头作用,不断提升机加中心的产能产值。对刘虎来说,奋斗多年不仅取得了技术的飞跃,更是对梦想脚踏实地的一路坚守。星光不负赶路人,他像一颗会弯腰的麦穗,终于迎来了自己沉甸甸的收获。第一届技术比武钳工一等奖,第三届技术比武钳工一等奖、叉车工二等奖,连续两年获得公司“最美奋斗者”……这一个个荣誉像生动的注脚,标注着一个追梦的年轻人,在平凡的岗位,努力奋斗就能创造无限可能。(肖倩倩)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