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首页 » 媒体聚焦 » 媒体关注
省国资委 | 陕煤集团新型能源公司:多维发力 重点突破 以深化改革激活发展动能
发布时间:2024-11-18     作者:       来源:      分享到:

微信图片_20241118110102.png



今年以来,陕煤集团新型能源公司积极贯彻落实“五个新突破”和“七个全面深化”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服务集团高质量发展大局,培育混改典型企业的发展定位,精心谋划部署,狠抓工作落实,全力推动各项改革工作落到实处,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2024年1-9月份,新型能源公司实现利润1.29亿元,同比增加35.5%。

精心布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

坚持“去杂归核”,聚焦“一体两翼双驱”主业布局,紧紧围绕陕煤集团主业延链补链强链,确立了“工商业自发自用、余电上网 户用全额上网”的商业模式,形成光伏项目绿电交易、绿证交易与碳排放交易的有效衔接,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稳步推进。“西安—渭南—韩城城际氢能廊道示范项目”启动,成为集团内部首个氢能推进项目。坚持“腾笼换鸟”,所属星碳公司主营业务调整为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业务,联慧公司转型为绿色辅助运输项目,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坚持“项目为王”,彬州化工CCUS项目前期立项工作接近尾声,胡家河供暖服务项目和下峪口余热利用项目进入施工阶段……,推动在谈项目快落地、落地项目快建设、建成项目快达效,优势产业布局进程进一步加快,“一体两翼双驱”产业布局更加突出,企业发展底子更加厚实。

加大投入,企业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坚持科技创新赋能,公司修订下发科技工作、科研项目多项管理办法,引进高层次人才3人,组建智慧选煤项目团队,成立智慧选煤实验室,创新“底盘”得到进一步夯实。申请专利21项,授权专利16项,发布实施生物质气化行业标准1项、氢能安全团体标准1项,其中“气化渣絮凝剂”科研项目打通工艺流程,产品质量优于国标,获批陕西省重点新产品计划,新型产氢/固碳协同催化剂材料与催化新工艺项目入选陕西省秦创原“科学家 工程师”队伍,3家企业通过陕西省创新型中小企业认定……,科技创新项目推进成效明显,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加强。截止1-9月份,实际完成研发投入3250万元,完成集团年度科技工作考核目标的72.22%。

优化结构,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持续提升

打出治亏创效“组合拳”,成立扭亏为盈和清算注销企业工作专班,实行领导班子包保制,“一企一策”逐项研究治理……,1-9月份所属沣京公司、咸阳公司等3家企业已实现扭亏为盈,星炭公司、联慧公司等4家企业推进业务转型,3家企业进入清算程序……,成本费用、管理费用、十项费用同比分别下降0.34%、5.05%、19.03%,列入治亏计划的企业同比减亏2400余万元,公司利润比上年同期增盈3368万元,公司经营逐步实现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变。持续加大内外部市场开拓力度,长协煤、服务类协作量同比往年增加,联慧公司签约曹家滩矿辅助运输项目,沣京公司拿下陕焦公司干熄焦项目……,内部协作范围进一步扩大。与陕西交控集团进行业务合作交流,形成《陕煤与陕交控合作对接清单》,所属选煤公司中标晋能控股集团山西王家岭煤业洗煤厂800万吨亿元项目大单,外部市场开拓取得重大突破。

健全机制,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动力

积极开展各单位干部管理、党组织议事决策“回头看”,所属各单位“党建入章程”100%全覆盖,实现党组织应设尽设。完成公司本级及所属13家单位2024-2026年新一轮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协议签署,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工作持续向前推进。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相结合,1-9月份开展中层管理人员竞聘3批次,竞聘上岗中层管理人员7名、基层单位党群部长4名,市场化引进中层管理人员2名,加大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力度,降职降级2名、免职3名,充分体现了公司党委推进改革的决心,革除了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长期顽疾,打通了能“下”的硬通道。强化外部调研对标,印发《工龄工资发放办法》《企业人才津贴发放办法》《2024年工资总额结算管理办法》等办法,工资水平与劳动力市场价位和企业属性实际更趋适应。

人才强企,赋能企业蹄疾步稳

制定所属企业负责人年薪激励方案及绩效考核方案,印发《所属企业经理层薪酬管理办法》《所属企业经理层绩效管理办法》《超额利润分享管理办法》《所属企业项目模拟跟投管理办法》,探索实施中长期激励政策工作迈出重要一步。严格贯彻落实省属企业“三定”工作安排和集团公司“三定”工作要求,认真组织召开“三定”工作启动会,对机关及所属单位三定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下发《关于机关及所属企业开展“三定”工作的通知》,将“三定”工作纳入专项考核,多轮会议研究分析,初步形成“三定“实施方案。大力推进公司企业文化重塑工程,153个班组、88个车间项目、14个机关部室,从基层一线员工到公司领导,从班组车间、项目到部门和公司机关,1600余人参与,动态稿件、心得体会等50余篇,微信专题报道11次,形成公司“闯创”文化体系,干事创业文化氛围浓厚。积极组织落实技能大师推优工作,建立企业人才库,获得行业类技能大师称号1人,制订《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实施办法》,纳入企业人才182人。抓实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和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组织中高层管理人员管理能力提升培训、新能大讲堂等各类培训活动31期、近8000人次参与。

强化考核,持续加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修订、优化绩效考核办法,强化对经营性现金流和成本费用的考核,体现“有利润的收入、有现金流的利润”的考核导向,实行分类考核、一企一策,突出差异性和针对性,增加任期考核和激励,公司绩效考核精准性、激励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印发《党风政风监督员管理办法》,选聘监督员22人,设立监督员微信工作群,建立协调沟通机制,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延伸监督触角。制定《重大经营决策事项法律与合规论证实施细则(试行)》《合规风险工作指引》,出具关于经济合同的风险提示,逐步推进公司法治建设,提升合规风险管理。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