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库修好了,我们的工作轻松多了,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跑来跑去,效果还更好了,大家都特别高兴!”随着选煤公司文家坡选煤厂智能化改造一期项目进入尾声,成功实现了介质消耗环节的智能化改造。
曾经,选煤厂的介质消耗管理犹如一场艰难的“持久战”。在传统模式下,员工们需要时刻紧盯生产流程,频繁地手动采集数据、记录介质添加量、调整设备参数。据统计,人工操作时每天手动采集数据次数约为4次,记录介质添加量的频次约为每15-20分钟一次。同时由于人工操作难以避免的误差和及时性不足,介质消耗往往难以精准控制,只能凭借工人的熟练度,误差高达10%左右,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煤质质量也呈波动趋势。
如今,随着智能化系统的全面应用,这一局面得到了彻底扭转。“现在加介不需要人工操作了,系统精准采集着煤质信息、介质密度等关键参数。”集控员张倩说。在这里,操作系统界面简洁直观,各项数据一目了然,实时动态曲线清晰地展示着介质消耗的趋势变化,先进的算法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选煤大师”。根据预设的优化模型,一旦介质消耗出现异常,系统会立即发出预警,快速分析数据,精确计算出最佳的介质添加量和设备运行参数,操作人员根据提示,可迅速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确保介质消耗始终处于最低水平,同时保障选煤效果达到最优标准。
通过精准控制介质消耗,介质单耗可精准到0.01g,介质单耗降低0.05g/t,商品煤合格率提高到98.2%,整个过程高效便捷,极大地降低了人为失误的可能性,更让员工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精神压力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设备维护、技术创新和生产优化等工作中,智能化改造带来的不仅是工作方式的转变,更是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
“以前为了控制介质消耗,我们真是操心,一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还老是担心出错。现在有了这个智能化系统,可真是帮了大忙了!”生产班副班长翟柏说。(任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