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撷英
首页 » 员工园地 » 艺苑撷英
记忆中的年味
发布时间:2023-01-27     作者:李青柳       来源:高邑公司      分享到:

时光匆匆岁月无声,转眼年关将至。每每这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儿时的过年情景。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放寒假,寒假到了新年也就在敲门了,对于孩子们来说最开心的事莫过于穿新衣、吃好饭、爆竹声中过大年。

457.jpg

那时,不像现在物质丰富,但却具有年的特色风味和情致。而过年,成为了童年的向往和期盼。记忆中,“小年”一过,年味便扑面而来,家家户户传出砧板声,厨房里整日氤氲着烟火的气息,蒸馒头、蒸年糕、炸豆腐、炸带鱼、做腌肉,弥漫着令人垂涎三尺的香气。传统习俗里,讲究馒头要蒸两三锅,吃到正月初五左右才能圆满。于是,过年前几天,最忙的便是母亲。

459.jpg

从我记事起,每年腊月二十五前后,是母亲雷打不动蒸馒头的日子。母亲会在前一天发面,那时还没有酵母粉,通常会用上一次发面留下的“面引子”加入温水和面粉,在陶瓷盆中和成不软不硬的面块,盖上篦帘,用炉火的余温给面团加热,等待面团在严冬里发酵。发酵后的面稀软的仿佛获得了自由,母亲便开始揉面。母亲说,和面要讲究“三光“,所谓的三光则是盆光、面光、手光。母亲心灵手巧,做的馒头花样可多了:有像玫瑰花一样绽放的枣花馒头、象征年年有余的“鱼形”馒头、豆沙包、糖三角,还有代表来年五谷丰登的麦桩馒头,尤其是在白胖胖的馒头上盖上红戳,仿佛那就不是馒头了,如同一个个刚刚诞生的孩子般。母亲做的馒头个大,一个就管饱,刚出锅的馒头好吃,根本不需要菜肴,有根大葱或一块咸菜,就吃得津津有味。而今,闻到当年的这种香味,成了一种奢望。除了各种好吃的以外,过年最难忘的就是“玩”,大街小巷的爆竹声和孩童们玩闹说笑声,洋洋盈耳,交织成新年欢快的乐章。

458.jpg

我和弟弟每天都要去小卖部花5分钱买上十个“老鼠粑粑”,那是一种像老鼠屎一样月牙状的的烟花,红红绿绿的外表涂色,晚上的时候一手拿着“老鼠粑粑”,一手拿着香头,看到呲呲冒火星赶紧扔远,看着他们在地上转圈,有时离的近了还会钻进裤腿,玩的惊心动魄。条件好一点的家里会准备梨花,点燃后在空中开出五颜六色花的形状,流光溢彩,美不胜收。多数家里会准备成串的鞭炮,噼里啪啦,每一声响都是那样地悦耳动听,每一声响都把我们的欢声笑语带向天空。还有一种摔炮,是不用点火的,用力摔在地上的,也特别好玩,坏坏的小男孩总是拿摔炮往别的孩子身边扔,小时候围着鞭炮欢蹦乱跳的我们,好像就在昨天……

4510.jpg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年味也变了,但唯一不变的是过年带来的欢乐和对未来的希望、对时代的感恩。兔年春节即将到来,街头巷尾张灯结彩,街道两边的树上缠绕着彩灯,将夜间绽放成火树银花。看着窗外漫天飞舞的绚烂烟花,回忆儿时过年往事,让心灵得到诗意的栖居,只觉得这新年的文化味儿也浓了许多。(李青柳)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