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撷英
首页 » 员工园地 » 艺苑撷英
赵子涵 散文 ——《细悟“满满”智慧 奋进“小满”年华》
发布时间:2025-05-21     作者:赵子涵       来源:选煤公司      分享到:

二十四节气中,有小暑大暑、小寒大寒,却唯有小满而无大满,这恰恰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留白处自有天地,“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小满”虽为节气,但用来比喻以“人生将满未满”的状态奋进在“小满”年华里再恰当不过了。

5.21-图片1.png

小满时节,江南的麦穗低垂着尚未饱满的青芒,桑叶间蚕宝宝正忙着吐丝作茧。这个节气总在五月中旬悄然降临,像一位手持折扇的江南才子,在万物蓬勃时轻轻道一声"且住"。

留白的智慧深植于东方哲学。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孔子讲"过犹不及",苏轼在赤壁江心看水月流转,悟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就像宋代画家马远画水,总在绢素上留下大片空白,却让观者听见波涛之声;明代紫砂匠人捏制茶壶,必在壶身留一处气孔,方能使茶汤呼吸。这些智慧都在诉说:真正的丰盈,需要为生长留出余地。

现代人追逐圆满的执念,恰似仲夏追逐烈日的旅人。敦煌壁画历经千年,最动人的是那些未施金彩的素衣飞天;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因火劫残缺,反而成就了更深的意境。生活的留白处,藏着无限可能。当我们学会像小满时节的麦穗般微微低头,像未开尽的荷花般保留三分含蓄,方能在时光长河里,守住那份静待花开的从容。

正视“不满”,勿燥心安,在积跬步以至千里中勤学不辍;警惕“大满”,虚怀若谷,在谨言慎行中自省不殆。在追求“饱满”中,在不破楼兰终不还中笃行不怠;

节气轮转至今,小满的深意愈发清晰:它不是终点的标尺,而是生命张力的刻度。那些未填满的留白,恰是留给月光驻足的空庭,留给清风穿行的回廊,更是留给生命继续生长的沃土。(选煤公司 赵子涵)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