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论坛
首页 » 员工园地 » 思想论坛
以“赚钱”思维谋“花钱”之道
发布时间:2025-09-03     作者:程玉洁       来源:西安公司      分享到: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竞争加剧且机遇并存,以“赚钱”思维重构资金管理、释放资金最大效能,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作为企业“资金管家”,财务工作需打破传统支出思维,将每一笔资金投入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战略投资筹码”,为新能源项目落地、技术创新研发、市场拓展布局提供坚实资金保障与资源支撑。

算清“效益账”,精准锁定价值增长点

针对新能源项目投资大、周期长、回报链条复杂的特点,财务工作以“事前算赢”为核心搭建全生命周期效益评估体系:配合各业务部门,从项目立项阶段,结合设备采购价、运维费用、政策补贴及市场电价波动趋势,通过财务模型动态核算光伏电站度电成本,精准预判投资回报率与盈利空间,为项目立项提供数据支撑;日常运营支出方面,全面推行“成本-效益”挂钩机制,采购环节建立供应商综合评估表,从设备初始采购价、年均运维成本、故障维修率、使用寿命等维度打分,优先选择“初期投入合理、长期损耗更低”的方案,费用管控上则将项目建设进度与资金支付绑定,按“施工进度节点+成果转化指标”拨付资金,实现“花钱”与“赚钱”正向循环。

管好“资金流”,释放资金最大效能

面对新能源行业资金需求集中、融资渠道多元的特点,以“资金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搭建“精准融资+动态调配”管理模式。融资端,安排专人跟踪国家绿色金融政策,主动对接银行、券商等机构,优先争取绿色信贷、碳中和债券等低成本、长期限资金。资金使用端,建立“项目资金池”制度。按储能、光伏等项目建设进度,划分“筹备期、建设期、运营期”三阶段资金需求优先级,每月根据项目实际进展调整资金分配比例。同时,推行“资金使用周报”制度,要求各项目组每周上报资金使用情况与下周需求,财务工作据此动态调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守好“风险关”,保障投入稳健可控

新能源行业受政策、市场、技术等因素影响较大,财务工作将风险防控融入资金使用全流程。政策风险应对方面,设立政策监测岗,每日跟踪国家及地方新能源补贴、电价政策变化,建立政策影响测算模型,提前评估政策调整对项目收益的影响。市场风险防控方面,建立大宗商品价格监测机制,针对光伏组件等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通过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开展套期保值等方式,锁定采购成本,降低市场价格波动对项目成本的影响。技术风险管控方面,联合技术、市场部门组建评估小组,从技术可行性、专利壁垒、市场需求等维度进行评估,避免盲目投入。

“赚钱”思维去“花钱”,“增降”之间谋长远,财务工作应以“四种经营理念”大讨论为契机,持续深化财务数字化转型,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提升资金管理精准度,为企业在新能源领域抢占先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更坚实的财务支撑。(程玉洁)


返回上一页